除了名校,一般來說民辦學校大概率會比公辦學校更好。當然這個不是絕對的。
民辦校的特點
生源:
掐尖的生源,就是成功的一半,這句話體現在民辦校上,更是淋漓盡致。在公民同招、搖號之前,放眼整個中考升學率的前幾名,基本都被民辦校獨攬,很大一部分原因就是壟斷了相當好的一批生源。盡管現在已經公民同招、搖號了,但是民辦的生源依然要比公辦好一些,其實仔細想想,成績差的孩子即使不搖號也不會選擇民辦,最后去參加搖號的大多是對口初中一般、孩子自身成績比較好的孩子,民辦整體生源素質自然就上去了。
師資:
對于師資這塊,相信很多人的想法認為:民辦工資高,請的老師自然也更優秀。小編開始也是這么認為。但是長期了解接觸下來,各有利弊。民辦大多自負盈虧,而且教學壓力大,導致老師的流動性也比較大;公辦校的老師都屬于編制人員,一個崗位基本不會有太多的變動,教學經驗也非常豐富。這么看來公辦民辦的師資隊伍基本沒有區別。
管理:
民辦校的一個特點就是抓的緊,作業量也是要比公辦多出許多,再加上周圍學生成績都很優秀,造成學習競爭也非常激烈;公辦校相對而言壓力小很多,再加上雙減政策的實施,使得很多學校作業、考試變的更少了。
當然,上學讀書的是孩子,最終落實的還是要到孩子身上去,適不適合孩子就顯得尤為重要,家長不妨想想:
孩子基礎如何?
孩子抗壓能力如何?
孩子學習自主性如何?
民辦校傾向于:“提優”;公辦校傾向于:“教育普及”。民辦的老師會習慣性地對孩子提出更高的要求。民辦為了讓家長覺得學費花的值,還會很提倡素質教育。豐富多彩的活動讓那些基礎差的學生更加跟不上節奏。
所以有較強抗壓能力并且能夠自主學習的孩子更適合民辦的教育。
在目前,上一所好的高中是初中學習的根本目的之一,如果在初中沒有找到適合的學習方法,那么孩子在高中必然會“原形畢露”,如果是這樣,擠破腦袋上民辦又有什么意義?
隨著公民同招、搖號政策的實施,對于對口的學校是熱門初中的家長,這部分家長搖民辦的風險很大,一旦沒搖上很可能回不了原學區的小學,最后只能上了不太好又離家遠的學校。
對于對口學校一般切孩子成績不錯的家長,可以考慮沖一下民辦。一般的學校學位沒那么緊張,即使沒搖上也可以回到原學區里的學校。